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九十三章 投石问路(4 / 50)

萨摩藩的领地。

当初凤麟洲战事的时候,西婆娑洲公司曾试图干涉凤麟洲局势,切入点就是这个萨摩藩。

涉及西洋人,不能轻忽大意。若非东西方距离太过遥远,圣廷才是道门最大的敌人。

为此,张气寒亲自前往萨摩藩,要求萨摩藩交出藏匿的西洋人。

面对来势汹汹的张气寒,萨摩藩把姿态放得很低。毕竟天门战败、皇室投降,道门兵锋正盛,萨摩藩区区一隅之地,自是不敢与道门正面抗衡,如实告知,西婆娑洲公司的人早已在伊势神宫陷落的第一时间就离开了凤麟洲。至于萨摩藩,只是与西婆娑洲公司有些生意往来,绝不敢有图谋不轨之事。

因为没有切实证据,萨摩藩又地处偏远,再加上重新分配土地、推行新政、改革王室贵族,千头万绪,道门在短时间内实在腾不出手来收拾萨摩藩,只能是警告一番之后,便将此事搁置,待到日后再慢慢清算。

萨摩藩倒是身段柔软,既然西洋人指望不上,那就借着这个事情抱紧掌府大真人的大腿。

张气寒自然不会拒绝,虽然萨摩藩岛津氏和秀京丰臣家不和,但从上位者的角度来看,此举反而正合心意,底下的人要是铁板一块,那么自己就要被架空了,丰臣家和岛津家不和,都有求于张气寒,那么张气寒便可以居中平衡,掌握大权。

换而之,这是张气寒的地盘。

眼看着圣廷大乱,西婆娑洲公司自顾不暇,彻底没了指望,自己这里又紧挨着婆罗洲道府,真要打起来,自家首当其冲,要直面婆罗洲道府的大军,所以萨摩藩是最愿意和平的。

张气寒也考虑过,若是事不可为,不得不放弃秀京,便退到萨摩藩来,这里距离婆罗洲道府最近,便于接收婆罗洲道府的援助,进可依靠玉京的支援反攻秀京,退可退守婆罗洲道府。

如今丁未灵官驻防秀京,甲寅灵官便在萨摩藩登陆,双方本就同属道门灵官体系,自然沟通便利,双方达成协议,若是秀京有变,则甲寅灵官自萨摩藩北上支援,若是来不及支援,则接应丁未灵官护卫张气寒南下。

虽然张气寒想要通过和平手段兵不血刃地解决凤麟洲问题,但张气寒也做好了动手的准备。

萨摩藩的藩主岛津重宣已经是九十岁高龄,与三师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,无论怎么看,都是垂垂老朽了。不过与今天莅临樱岛的两位客人相比,岛津重宣反而算是年轻人了。

玉藻前是活跃了几百年的大妖,如今靠着黄泉国的“荫庇”仍旧活跃,老殷先生则是大魏年间“人士”,曾经做过东皇的谋主,如今再度出山,道门之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“殷老”,与五娘并列为道门二老。

两人分别在岛津重宣和甲寅灵官的引领下见面了。

甲寅灵官轻声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紫霄宫首席辅理殷老,东皇和当今大掌教都极为倚重的道门元老,奉大掌教的意旨,全权负责凤麟洲有关事宜。”

“久闻殷先生大名,今日终于得见。”玉藻前主动行了个女子的宫廷礼节,“幸会!”

老殷先生双手抱拳:“不敢当‘元老’二字,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。”

玉藻前道:“张大真人脱不开身,我谨代表张大真人和凤麟洲各界贤达,对殷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此番殷先生莅临凤麟,倡导和平,天下同声回应。凤麟洲弭战销兵,解万千生灵倒悬于万一。凤麟洲上下愿同心一德,一致协力促成永久之和平,以此响应玉京大掌教之号召。”

老殷先生笑道:“好,很好。凤麟洲上下能有这样的共识,大掌教必然十分欣慰。所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孰云其罪?关键还是在于人心。”

玉藻前道:“殷先生所极是,如今正是人心所向,大势所趋,凤麟洲心向道门,心中只有一个太阳。”

s

齐玄素远在玉京,不能亲自坐镇,同样设立了一个三人议事,成员分别是:老殷先生、兰大真人、齐教正。

虽然是三人议事,大事需要三人共商而定,但总要有个主心骨。比如芦州的三人议事便是以天师为主,凤麟洲这边则是以老殷先生为主,齐玄素对老殷先生报以极大的信任,让他放开手脚去做,不必事事请示,这就是老殷先生的底气所在。

张气寒要去迎接李长歌一行人,暂时脱不开身,再加上李长歌又要查问此事,为了保险起见,不好随意派出陆玉沉等心腹,所以委托了玉藻前去迎接老殷先生,代表他与老殷先生当面洽谈。

见面地点选在了樱岛,这里位于凤麟洲南方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